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章 从头说起

前言:

虽言怪力乱神,只道人间情恨。

看似鬼话虚人,细辨缘中假真。

常谈酒色财气,空断千秋名利。

写下贪痴嗔疑,禅破一口正气。

正文:

辛亥革命之后,满清倒台,民国政府颁布除旧迎新措施,彻底根除封建残识。所推行的首要举措,便是全民剪辫。大清统治之下,人人头顶都要留着满人习俗的金钱鼠尾辫,数百年间,在民众心中凝宿了根深蒂固的奴性意识,一条辫子就相当于一条性命。受封建禁锢思想的影响,剪掉辫子就相当于要了自己的命。

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,传统师道思想,更加重了发辫的分量,剪辫推行异常艰难。即便剪辫运动持续推行,但仅仅存在于少数的年轻一辈。

各地民国警察出动强制剪辫,成为了常见的恐慌现象。一是新型武装的强硬手段;二是被迫剪辫民众难以接受思想的跨越,自我崩溃,一时间陷入了疯傻之态。

南青市,在剪辫运动之中备受嘉奖,成为模范辖区。

城内,剪辫运动仍在进行,警局集体出动,人人手持剪刀,一一检查民众,发现尚留长辫者立即剪除。

刚刚进城的两名乡下年轻人,便被巡警发现,强行剪掉了辫子之后又恶语相骂。出于在剪辫运动中上级施加的压力,警员心中积存的火气,全部撒了出来,将这两名乡下人暴打了一顿……

而这挨揍的两位年轻人,从乡下进城不易,心里时刻记着不要与外人发生矛盾,更不能得罪当差的兵爷。不但要忍着剪掉辫子,还要继续忍着被打的窝囊。等到警察打累了,心里的气撒完之后才放他们离开。

挨了一身打伤的两人不敢顶撞,恨不得多长两条腿立即回到乡下,见探员放行,急忙跑走。两人在南青城一路奔跑,一直跑到没有力气再跑,气喘吁吁的瘫坐在了一处巷子内喘息。

“早知道……在乡下就剪了……还给钱……”。

此人,名叫杨友安,二十七岁,中等身材,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衫。面容洁净,左侧颧骨处有一条细长的疤痕,自小落下的伤患。也因这条疤痕,说媒难成。颧骨之处,亦寓“权”,此处有疤,暗寓仕途凶险,丧命之祸。十里八乡知此人有此运祸,避之不及,难促姻缘。上了几年私塾之后,便在家务农,常常感叹自己命运不济,科举制度废除之后,入仕的心也随之破灭。

“是啊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